近日,2024年“建科大讲堂”收官场——“低碳混凝土技术”主题讲座在福州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福州大学滨海与海洋基础设施及材料劣化和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杨政险教授作学术分享,福建建科院建筑材料、市政等专业的青年技术人员,以及混凝土搅拌站、施工单位、高校师生等70余人参会。讲座由福建建科院权属福建建工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黄春文主持。
福建建科院副总经理郑敏升致欢迎辞。他指出,混凝土的功能化、高性能化以及固废资源化是实现混凝土技术低碳减碳的关键技术路径。“建科大讲堂”为行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加强产学研的联动,以求积极应对混凝土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的新挑战。
杨政险教授作题为《光催化功能水泥基材料研发及应用探究》的主题报告。分析了目前建筑行业常用的光催化治污材料的污染问题,介绍了通过分子优化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微纳光催化材料,进而降解产物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自免疫保护作用。
福建建科院教授级高工陈松作题为《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探讨》主题讲座,他简要介绍了现有的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针对其中的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回弹法检测精度的意见建议。
福建建科院教授级高工薛军鹏作题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研究及工程应用》的主题讲座。他阐述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背景、工程需求和发展历程,分析对比了国内外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介绍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相关工程应用情况。
福建建科院高工黄继城作题为《大掺量冶炼渣在道路水泥稳定层中的应用》的主题讲座。他介绍了我国及福建省冶炼渣的综合利用现状,重点分析钢渣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冶炼渣作为筑路材料的资源属性;根据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的性能特点及要求,提出应用于道路基层的钢渣最佳掺量,并分享相关工程案例。
福建建科院高工陈维灯作题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现状》的主题讲座。他介绍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通过不同的产品应用分析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与局限性,展望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应用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福建建科院先进土木工程材料研发中心在固废材料建材化方面与建材高性能化方面开展大量研究,结合工程需求形成了多项科研成果。通过权属建材公司、工程技术公司和集团兄弟单位,研究成果得到了转化与推广,包括混凝土外加剂、UHPC在建筑外墙装饰的应用、高延性混凝土在既有建筑结构加固的应用、渣土固化回填应用、淤泥陶粒在轻质混凝土的应用等。福建建科院将持续秉承“专业铸就卓越,创见缔造未来”的发展理念,协同合作产业链上的各方单位,加大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助推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