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

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

  • 首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简介
    • 组织架构
    • 协会章程
    • 协会会员
    • 专家委员
    • 专家库
  • 通知公告
  • 综合新闻
  • 协会动态
  • 标准化信息
    • 标准立项
    • 征求意见
      • 省地方标准
      • 协会标准
    • 标准发布
      • 省地方标准
      • 协会标准
    • 标准宣贯
      • 省地方标准
      • 协会标准
    • 标准检索
  • 资料下载
  • 交流论坛
    • 经验交流
    • 专家访谈
  • 会员风采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简介 组织架构 协会章程 协会会员 专家委员 专家库
  • 通知公告
  • 综合新闻
  • 协会动态
  • 标准化信息
    • 标准立项 征求意见 标准发布 标准宣贯 标准检索
  • 资料下载
  • 交流论坛
    • 经验交流 专家访谈
  • 会员风采
  •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团体标准组织内部治理困境探析与路径优化:基于三圈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7-30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学术研讨】


团体标准组织内部治理困境探析与路径优化:基于三圈理论视角


方 放 康儿丽

(湖南大学)


摘要


有效的内部治理是团体标准组织能力的体现和团体标准化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对团体标准组织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三圈理论的分析框架,从价值、能力与支持3个维度,将团体标准组织内部治理分为6种类型,并对当前团体标准组织内部治理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对闪联产业联盟内部治理案例的研究,提出了塑造共同价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搭建内部协同合作机制与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团体标准组织内部治理优化路径,以期提高我国团体标准组织的自治水平和推动我国经济提速增效。

关键词:团体标准,团体标准组织,内部治理,三圈理论

作者简介


方放,管理学博士,湖南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标准与公共政策。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技术产业团体标准设定机理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71673080)资助。


1   引 言

2 三圈理论分析框架与团体标准内部治理

3 团体标准组织内部治理困境的“三圈”分析

4 案例研究

5 团体标准内部治理的路径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1]D e l c a m p H , L e ip o n e n A . I n n ova t i n g S t a n d a r d s through In for ma l Consor tia: T he Case of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14, 36(C):36-47.

[2]Grotnes E. The creation of standards: The work of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andard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 InformationTechnology. IEEE, 2007:113-124.

[3]Valiyan H, Jahromi A K, Boudlayee 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capabilities with the organization success(case study: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of Golestan province)[J]. Problems & Perspectives in Management, 2017, 14(3):422-428.

[4]周立军, 王美萍. 国外团体标准发展经验研究——以ASTM国际标准组织为例[J]. 标准科学, 2016(10):106-110.

[5]孟洁莹, 乐为, 周立军. 我国团体标准的治理机制与运行模式对策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17(17):67-72.

[6]于连超, 王益谊. 团体标准自我治理及其法律规制[J]. 中国标准化, 2016(12):55-60.

[7]崔妍, 潘薇. 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绩效评估研究[J]. 标准科学, 2018(2).

[8]马克·莫尔. 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Creating public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9]陈嘉俊, 朱琳. 城市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以三圈理论为分析视角[J]. 改革与开放, 2016(16):66-67.

[10]赵晓芳. "三圈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组织活力研究[J]. 兰州学刊, 2017(9):186-197.

[11]朱镇生.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难题:成因与破解——基于三圈理论的视角[J]. 职教论坛, 2016(19):62-66.

[12]康俊生, 晏绍庆. 对社会团体标准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 标准科学, 2015(3):6-9.

[13]姚稳健, 汤易兵, 余晓. 标准联盟战略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J]. 标准科学,2017(8):20-24.

[14]鲍宗豪. 哲学价值概念的“三要素”[J]. 探索与争鸣, 1986(2):13-14.

[15]沈伟民, 陈向平. 关于发展社会团体标准的若干思考[J]. 质量与标准化, 2015(1):1-4.

[16]王睿, 卢纪华. 双元性创新、联盟稳定性与技术创新联盟绩效的关系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1):21-23.

[17]邱泽奇.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J]. 社会学研究, 1999(4):3-27.

[18]周青, 毛崇峰. 基于协作研发的技术标准联盟形成条件与路径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 2006, 24(5):47-50.

[19]张琰飞, 吴文华. 基于谈判的技术标准联盟成员利益协调研究[J]. 科研管理, 2011, 32(2):52-58.

[20]张勇,李青青,赵剑男,周立军.团体标准的组织治理形式研究——以闪联发展为例[J].中国标准化,2017(16):37-40.

[21]Baecker, Dirk. Structures of Capit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J]. Soziale Systeme,1995(1):161

[22]黄培伦, 尚航标, 李海峰. 组织能力:资源基础理论的静态观与动态观辨析[J]. 管理学报, 2009, 6(8):1104-1110.


订阅联系




联系人:

马磊:010-57711704

          malei@cnis.gov.cn

高鹏:010-57711686        

          gaopeng@cnis.gov.cn


邮编:102218


传真:010-57711660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天通中苑51号2层


 中国标准化《标准科学》订阅小程序


(点击图片下载订阅回执)

-THANKS FOR READING-


来源 | 中国标准化杂志社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标准化”

「中国标准化」旗下刊物

《中国标准化》

《中国标准化》海外版

《标准科学》

《标准生活》

《产品安全与召回》



上一篇: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连任《工程建设标准化》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下一篇:

东盟国家标准化

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

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

Copyright © 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148号陆庄庭苑
电话:0591-83719622邮编:350700
备案号:闽ICP备2025105993号
官方微信